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“中国天眼”调试团队:青春洒窝凼 三年磨利镜

2019-06-10 15:52

新华社记者齐健

他们中有刚毕业两三年的90后,有扎根贵州大山十几年的博士,平均年龄只有35岁,他们承担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——“中国天眼”的调试任务。

三年不到,他们用国外同行一半的时间,完成了中国人设计制造的大望远镜调试任务——所有性能指标达到验收要求,其中灵敏度和指向精度两项关键技术指标超出预期,打破了国外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几十年的技术垄断。

第23届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名单中,FAST工程(“中国天眼”)调试团队等6个科研领域的队伍位列其中。追真理、求科学,为中国科学事业贡献力量,是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拼搏的初心。

潘高峰是“中国天眼”总工程师助理,同事们都说他的名字取得好——“勇攀科学高峰”。

“我2008年毕业后到国家天文台工作,一直参与‘中国天眼’建设。最早负责的是索驱动,就是用六根钢绳吊着30吨重的馈源舱。六根钢绳同步收放,要在几百米的大尺度上准确定位馈源舱,误差控制到48毫米以内。”潘高峰说,这是“中国天眼”三大自主创新技术之一,如果说建设阶段解决了“能不能”的问题,那调试就要解决“准不准”的问题。

晚饭过后,夕阳映照着望远镜台址大窝凼周围的小路,映照着三三两两穿工服的人。这是调试团队的60多个年轻人难得的闲暇时间。

散完步,晚上七点半,他们准时聚集到总控室开会。这是从工程开工,大伙还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时起就形成的惯例。

“每天每个人负责的领域遇到的问题,都要在这个会上汇报,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分组连夜讨论修改方案,第二天再落实。”潘高峰说。

今年30岁的郝巧莉硕士毕业后加入调试团队,负责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。作为军嫂,她跟丈夫长期分居两地。她告诉记者,一个月平均二十四五天驻站,驻站时脑子里全是工作,即使晚上10点以后总控室不需要值守了,休息时也觉得自己在待命。

“我们经常是一个电话就起来工作。有些同事晚上睡不着或是突然醒了,也会查看自己负责的部分运行是否正常。”郝巧莉说,尽管三年如一日,她仍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期待。

调试顺利,是团队里每个人最大的期待。

“最难忘的日子是2017年8月27日,望远镜实现了第一次跟踪。”“中国天眼”总工程师、调试核心组组长姜鹏说,圆满完成任务离不开团队里任何一个人。每个单项任务都按专业划分到个人头上,人尽其才,人尽其力。

还记得,入冬后的大窝凼寒意逼人。清晨6点,总控室就忙碌起来,一条条指令通过计算机发往各控制节点,两千多个液压促动器一齐轰鸣。

还记得,高温下的观测基地像一个大蒸笼,光是巡检望远镜设备和在基地里找人,一天就要走两三万步。

还记得,在举国团圆时,游子不能回父母身边,一对对老父亲和老母亲来到大窝凼,陪值班的科研人员过一个热闹团圆的春节。

勇攀高峰勤为径。近三年时间里,“中国天眼”调试团队扎根在贵州的寂静群山间,“五加二”“白加黑”接力奋斗,与望远镜一起全天候作战。他们中的很多人放弃了发论文、评职称,只为一个朴素的理想:把“中国天眼”的性能调到最优,让更多的科学家能够利用这个国之重器,取得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。

154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
//